篆刻溯源三 |
2024-03-10 20:45:11 浏览次数:117 次 |
|
|
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,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,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。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3枚类似的实物,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,但尚须进一步探讨。
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,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“甘司徒”。
到了秦代,皇帝的印称玺,一般人的则称印。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,与秦小篆相近,印文庄重秀丽。在方形的官印上加“口”字格和“田” 字格,在长方形印上加“日”字格,是秦印显著的特点。秦印除官印、私印之外,还有以成语入印的,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。
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,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,其余都称印。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,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。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,以缪篆体入印,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,结体简化,笔画平整方直。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,装饰性很强,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。
汉印分铸、凿两种。西汉印章多为铸造,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。
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。因社会动荡,战乱不已,文武官员常调动,封拜频繁,印章来不及铸造,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,印文不加修饰,便为急就章。
|
|
|
|
|
|